《墙里墙外:上海社区微更新带来的城市肌理之变》 【城市观察员 陈默】清晨7:00,杨浦区四平路1028弄的"诗歌单行道"上,退休教师王阿姨正在朗读地面镶嵌的诗句;午后14:30,徐汇区乐山新村的"共享客厅"里,几位老人正在下象棋;傍晚18:00
【特别报道】"数字引擎"遇见"石库门记忆":上海城市更新的双螺旋密码 (首席记者 沈明玥)清晨7点的张江科学城,量子计算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调试新一代光子芯片;同一时刻,虹口区山阴路的老弄堂里,90岁的王阿婆正在修缮一新的石库门天井里浇
【数字治理革命】"一网通办"三年记:上海如何重塑千万市民的办事体验 ■ 改革突破:从"群众跑腿"到"数据跑路"核心数据:- 接入服务事项突破3500项- 电子证照库归集数据超23亿条- 行政审批时限压缩75%关键节点:▶ 2019年首推"两个免于提交"▶ 2021年上线"随申
【经济观察】午夜绽放:解码上海"24小时城市"的商业基因 【商业调查组】凌晨1点,TX淮海年轻人在滑板公园举办午夜艺术沙龙;同一时刻,外滩源的历史建筑里正进行着沉浸式剧本杀——这些打破时空界限的商业场景,正在重构上海的城市生物
【深夜观察】从"夜市地摊"到"月光经济":上海夜生活的三次产业革命 ■ 业态进化:消费场景的时空拓展1. 夜间消费图谱- 时间维度:夜间消费时段延长至凌晨4点- 空间分布:形成"一江一河多商圈"格局- 业态结构:服务型消费占比提升至65%2. 标杆项目解析√
"城市大脑"升级3.0:上海"一网通办"如何重塑千万市民生活 【核心发现】2025年7月,上海"一网通办"平台迎来上线七周年。这个日均访问量突破2000万人次的超级应用,已完成从"能办"到"好办"再到"智办"的三级跳。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98%的市级事项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