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产业观察】三大先导产业规模突破1.8万亿:上海如何锻造"创新钻石三角" 【首席产业记者 张明远 7月15日报道】走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产业数据中心,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三大产业的专利流、人才流、资金流数据。市经信委副主任李强指着一组交叉曲线
【长三角特别报道】"1+8"都市圈进行时: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共生密码 上篇 经济脉搏(2200字)1. 产业协作:- 嘉定-昆山汽车产业集群案例- 张江-苏州生物医药创新走廊- 临港新片区与宁波舟山港联动2. 交通革命:- 市域铁路示范区线建设进展- 长三角智慧高速
【都市圈观察】从"虹吸效应"到"辐射效应":解码上海大都市圈的共赢方程式 ■ 产业重构:从梯度转移到生态共建1. 产业链分布现状- 研发设计:上海占比78%- 核心制造:苏州占长三角总量42%- 配套服务:南通承接项目超600个2. 创新协同案例√ 张江-苏州生物医药走
【长三角观察】上海都市圈2.0:从"单核驱动"到"多城联动"的升级之路 ■ 发展现状(2025最新数据)1) 经济总量:占长三角地区42%2) 人口规模:常住人口突破5000万3) 创新指标: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8件数据来源:长三角统计监测报告■ 交通一体化突破1) 轨
【智造新引擎:上海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报告2025】 [第一章 产业协同新格局]■ 产业分布现状:- 上海研发设计占比达75%- 苏州智能制造配套率92%- 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- 嘉兴科技转化基地落户项目256个■ 典型案例:① 张江-苏州生
【潮涌长三角:上海都市圈的破界与重构】 【空间重构】■ 通勤革命:跨市地铁日均客流突破120万人次■ 产业地图:新能源汽车"4小时供应链圈"成型■ 数据共享:三省市医疗影像互认率达92%■ 生态共保:太湖流域水质改善幅度创
【长三角新观察】从"单极引领"到"多核共振":解码上海大都市圈的协同进化密码 【空间重构】■ "1+5+3"空间新格局:- 核心引擎:上海市中心城区- 关键节点:苏州工业园区、杭州未来科技城等5个增长极- 战略支点:南通新机场、宁波舟山港等3大枢纽■ 交通网络:√
【重磅调查】"轨道上的长三角":解密上海大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密码 【开篇】清晨6:15,昆山花桥地铁站涌入大批"沪漂族",他们刷着"长三角互通卡"登上开往上海市区的11号线。这个日常场景背后,是正在重构的区域发展逻辑——行政边界日渐模糊,功能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