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苏州河两岸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转身,探寻城市更新中的人文温度


上海夜生活论坛
清晨的苏州河畔,74岁的张老伯正在新修的滨江步道上打太极,身后是保留着红砖立面的福新面粉厂旧址。这幅新旧交融的画面,正是上海城市更新的生动写照。"十年前这里还是货运码头,现在成了家门口的公园。"张老伯感慨道。

苏州河全长53公里,其中中心城区段21公里沿岸曾聚集着数百家工厂。2018年启动的综合整治工程,创造性地提出"一区一策"改造方案:静安段保留历史建筑群,普陀段打造艺术长廊,长宁段侧重生态修复。最令人称道的是由啤酒厂仓库改造的"梦清园",既保留了工业桁架结构,又植入了现代展览空间。

但更新不止于硬件。沿线社区开展的"河畔客厅"项目,邀请居民参与景观设计。退休教师李阿姨提出的"记忆长椅"创意被采纳,现在20把刻着不同年代河岸故事的长椅成为网红打卡点。"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共同书写新的城市记忆。"规划专家陈教授如是说。
end
上海龙凤419手机